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个人求职 > 正文

高校应届毕业生找工作:理想丰满 现实骨感

类别:个人求职 日期:2015-7-3 20:52:13 人气: 来源:

  在这个夏天最热的时间到来时,王萌登上了从返回老家的列车。“这次来面试,没有了第一次的陌生和紧张。心中却多了份无奈。”王萌说。

  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,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达到749万左右,七百四十九万分之一,这已是王萌第三次来找工作了。

  大学四年除了学好专业知识,王萌把更多的时间给了图书馆和公益活动,自己也从一开始的“围观者”到“致敬者”,现在已经成为了活动的“组织者”,毕业就这样不知不觉来到了面前。

  当“找工作”这一天来临时,王萌用“很兴奋,但压力特别大”来形容自己全力以赴的这场战役。

  王萌带着自己精心制作的简历,开始奔走在各类招聘会现场。在投出了百余份简历后,王萌收到了某企业的第一份面试通知。

  面试并不顺利。和王萌“同台竞争”的有来自理工大学、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应届毕业生,而面试采用的是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模式。“想当‘破冰者’,没做到,被人抢了;想当‘时间控制者’,没做到,有人比我提前了;做‘总结陈述者’吧,我没那本事,只能老实当‘者’。”王萌的第一次面试以失败告终。

  日子一天天过去,眼看着身边的同学都一个个找到了工作,王萌开始着急。

  “理想”是王萌大学四年中想到最多的词,他渴望去看得最远的地方,“不羁爱”。可从开始面试的第一天起,“职业规划”成为王萌参加面试时,面试官和面试者谈到最多的词语。

  “我之前没有想过自己最想做的事是什么,最擅长的又是什么。现在,应该好好想想这些问题了。”王萌心里清楚,在找工作的档口,“职业规划”成为比“理想”更接地气的词。

  和王萌相比,李迎一直都知道自己的“职业规划”是什么。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大四学生,李迎对新闻的热爱非同一般。

  从大一开始,她就在学校的校报做师兄师姐的“小跟班”,等到大三时,她成了校报记者团的团长,校内的大型报道、校报的头版头条大多是她的手笔。

  从大三下学期开始,她就在一家省级实习,发了不少,她的刻苦努力也得到了编辑部老师的认可。一篇3000字的教育题材,她连续采访了一个星期。在实习生中,李迎通过扎扎实实的采访很快脱颖而出。

  一家开始招人,看了招聘简章,李迎发现,自己各方面都合适,就是不是211高校毕业的。

  李迎还是固执地点击开网名系统。她想通过报名系统把自己的实习作品传过去让对方看看,用自己的实力打动对方。但当点击开报名页面后,李迎傻眼了:“这就是格式化的报名系统,从开始到结束只能在用人单位提供的有限选项内进行点击,如果你的毕业院校不是‘211’,连点击报名系统的机会都没有。”

  “理想太丰满,现实超骨感,毕竟养活自己是最重要的。”王萌说,他喜欢拍照、码字、做公益,但是这些现在都不太可能成为他的职业,他开始考虑 “先就业、再择业”,虽然和他的其他同学相比,现在意识到这点稍微有些晚。

  从大四找工作开始,王萌从一个爱听周杰伦、许嵩的“小孩儿”转成了Beyond粉儿。

  “最爱的必须是《海阔天空》啊,找过工作的人都知道,迷茫失意常有的事,不管怎样你还是得鼓足勇气往前走。”王萌说。

  (文中受访者为化名) (来源:中国新闻网)

关键词:应届生求职网
0
0
0
0
0
0
0
0
下一篇:没有资料

网友评论 ()条 查看

姓名: 验证码: 看不清楚,换一个

推荐文章更多

热门图文更多

最新文章更多

关于联系我们 - 广告服务 - 友情链接 - 网站地图 - 版权声明 - 人才招聘 - 帮助

声明: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,不代表站长立场,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删除。

CopyRight 2010-2016 萍乡生活网- All Rights Reserved